《复合型团青关系:新时期团青关系的实现形态——兼论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形态建构的内在机理》,作者:郑长忠(复旦大学)
《名微博舆情调查及其对浙江青年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微博的调研》,作者:王延隆(浙江农林大学)
《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作者:冯丹(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庆武(共青团北京市委)
《地域扩大与阶层内卷——新生代农民工通婚圈研究》,作者:许传新(西南交通大学)
《建立适度普惠型的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体系——以广东省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为例》,作者:张明锁、王洁、柴文莉、王岑琛、王晓明(郑州大学)
《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路径研究报告——基于江苏21所高校的调查》,作者:征鹏、浦颖娟、孙艳(苏州大学)
《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社会组织现状调研报告——对四川省16家社会组织机构的个案分析》,作者:管雷(四川省团校)
《来沪青年职业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调查——基于上海制造业、建筑业的研究》,作者:上海青年研究中心
《广州青年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报告》,作者:涂敏霞、周理艺、孙慧、丘异玲(广州市团校)
二等奖(9篇):
《新媒体视域中的公共舆论引领者——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及类型分析》,作者:朱峰、马立平、王秋菊(河北大学)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新工作模式研究》,作者:冯小茹(河南省团校)
《农民工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基于浙江的调查》,作者:金涛、吴新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台湾青少年的两岸愿景与大陆态度——2008年以来的观察》,作者:石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在浙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作者:钱永祥、荣德昱、张艳(杭州市团校)
《知识青年社会意识的调查》,作者:曾燕波(上海社会科学院)
《今天我们如何更好的动员青少年——北京共青团青少年社会动员案例研究》,作者:龚波(共青团北京市委)、姜宁宁(北京青少年社团发展促进中心)
《关于全球部分国家未成年人欺负和伤害问题研究》,作者:周华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科学发展观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作者:共青团湖南省委课题组
三等奖(12篇):
《漂泊·成长·抗争·迷茫——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叙事分析》,作者:刘霞(青岛农业大学)
《不同输出地新生代农民工的地域特征与差异性服务——以川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为例》,作者:张岷(四川省团校)
《社会化视角下的闲散青少年问题——基于安徽的调查》,作者:方金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作者:荆怀福、吴加强、苏园园、刘璐(安阳师范学院)
《政党青年组织的功能与中国共青团的未来走向》,作者:吴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求发展、重参与的成都青年——“十二五与中国青年”成都地区调查报告》,作者:姚世民(成都市团校)、南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冯卫(成都市团校)
《团青关系与共青团群团职能论纲》,作者:张华(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社会协同论视角下共青团社会管理创新与草根志愿组织发展辩证关系之考察——以河北402爱心社为个案》,作者:朱峰(河北大学)
《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协管青少年事务的探讨——社会工作视角》,作者:王玉香(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在穗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状况》,作者:吴冬华、周理艺(广州市团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青年参与:基于对河南省的调查思考》,作者:王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先锋”的远去——中国摇滚文化精神的衰微》,作者:杨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优秀奖(20篇):
《新生代农民工失范原因及形成机制:基于制度分析的发现》,作者:罗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青年的共青团、社区、非政府组织认同与参与的对比分析——基于全国12个城市的一项调研》,作者: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坤钟、葛郝锐、陈泗林、林晶(厦门大学)
《未成年人犯罪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诘问》,作者: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
《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的发展》,作者:张勇、郗舸(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
《以共青团为核心“同心多层”青年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工作机制研究》,作者:陈为智(青岛科技大学)
《文化地理视阈下的青年时尚街区》,作者: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西方经验之启示》,作者:胡琦(浙江理工大学)
《青年的阶层固化:“二代们”的社会流动》,作者:邓志强(湖南省委党校)
《青岛市进城务工青年创办小企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市北区即墨路小商品城为例》,作者:刘富珍(青岛市团校)、王伟(青岛农业大学)、袁国丽(青岛市团校)、袁丽新(青岛市市北区人社局)、刘平(青岛市团校)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建构要素及过程分析》,作者:王金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青少年网瘾问题实证研究》,作者:周琳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研究》,作者:沈洁(河南师范大学)
《新生代浙商代际传承与反哺嬗变》,作者:张波、卫甜甜(浙江省团校)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的变化趋势——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作者:廖根深(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
《新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探究》,作者:付红玲(贵州省团校)
《社会整合中的青年群众工作》,作者:胡献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心理机制和路径探索》,作者:蒲清平(重庆大学)、陈文(中国矿业大学)、朱丽萍(重庆大学)
《程序·实体·延伸:未成年被告人司法保护之问题检视与制度修正——以C市未成年被告人司法保护问题调查情况为分析样本》,作者:陈文毓(广东省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冰、王增泉、莫君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沈国斐(广东省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走出“节俭教育”的困境——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发展的思考》,作者: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评审办公室
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