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为未来中国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顺利实现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纲要》提出了包括10个重大项目和10个重大改革试点在内的六项保障措施。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六项保障措施之一单独列为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上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纲要》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专题研讨会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而后形成的,可以说《纲要》汇集了全国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期盼。因此,《纲要》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深思熟虑的,都是有其深刻内涵的。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的精神,对解决十余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哪些问题,但仔细研读《纲要》可以发现,其中提出的每一项措施和要求,都是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而提出的,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认识不足
虽然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不少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将信息化看成是锦上添花,“一把手”全面参与信息化决策程度低。这样直接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纲要》进一步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平台基本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初步形成“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CERNET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用户超过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CEBsat目前承载我国四大国家级卫星远程教育工程,拥有登记注册的集体接收终端站点65万多个,站点覆盖了我国几乎所有省市,包括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用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卫星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全国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重大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和重要基础平台。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生机比、师机比还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天地网络虽然初步形成,但天地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别。城市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15:1,平均师机比为2:1;农村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22:1,平均师机比为4:1;城市地区学校连网率为88%,农村地区学校连网率为48%;城市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4%,农村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12%。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科研需求。高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677个;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656.5Mbps,出口带宽均值为336.0Mbps,出口带宽利用率为74.58%;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44.40%,师生人均拥有个人计算机0.628台。中等职业学校连网率达85%,已连网学校的出口带宽均值达107Mbps;97.5%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有计算机机房,87.5%的建有多媒体教室;生机比为9:1,师机比为2:1。
在资源建设方面,各级各类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国家数字化资源体系初步形成,但数量与质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参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纲要》提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这些举措都是针对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用程度与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高等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53%,52.7%的高校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23%;高校学科建设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8.69%的学校建立有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18.7%的学校建立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10%的学校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逐步展开,已有67.5%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比例达69%;8%的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多数教师“较为经常”地在备课与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
除了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外,教育电子政务也蓬勃发展。开通了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开展了网络视频会议、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学历认证等重大应用;以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
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比极低,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信息化应用技能较差,信息化应用效率较低,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少地方出现了信息化资源严重浪费,设备闲置、软件功能过剩等情况。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虽然取得了成效,但往往是在管理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没有在所有环节形成全覆盖,并且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很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纲要》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4.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有所改善,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培养了大批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并通过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部分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但“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教育技术支持队伍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数量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教师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培养亟待加强”。因此,《纲要》的第十七章(作为六个保障措施之一)专门论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采取“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里面当然包括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信息化标准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等问题,造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未能发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作用;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分散,重复和低水平建设问题突出;教育信息化标准和交换标准建设进展缓慢,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
针对管理体制问题,《纲要》第十五章专门论述了管理体制问题,并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针对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问题,《纲要》第十九章特别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要“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纲要》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专题研讨会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而后形成的,可以说《纲要》汇集了全国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期盼。因此,《纲要》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深思熟虑的,都是有其深刻内涵的。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的精神,对解决十余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哪些问题,但仔细研读《纲要》可以发现,其中提出的每一项措施和要求,都是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而提出的,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认识不足
虽然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不少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将信息化看成是锦上添花,“一把手”全面参与信息化决策程度低。这样直接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纲要》进一步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平台基本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初步形成“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CERNET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用户超过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CEBsat目前承载我国四大国家级卫星远程教育工程,拥有登记注册的集体接收终端站点65万多个,站点覆盖了我国几乎所有省市,包括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用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卫星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全国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重大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和重要基础平台。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生机比、师机比还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天地网络虽然初步形成,但天地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别。城市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15:1,平均师机比为2:1;农村地区学校平均生机比为22:1,平均师机比为4:1;城市地区学校连网率为88%,农村地区学校连网率为48%;城市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4%,农村地区没有计算机的学校为12%。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科研需求。高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677个;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656.5Mbps,出口带宽均值为336.0Mbps,出口带宽利用率为74.58%;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44.40%,师生人均拥有个人计算机0.628台。中等职业学校连网率达85%,已连网学校的出口带宽均值达107Mbps;97.5%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有计算机机房,87.5%的建有多媒体教室;生机比为9:1,师机比为2:1。
在资源建设方面,各级各类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国家数字化资源体系初步形成,但数量与质量均显不足,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参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纲要》提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这些举措都是针对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用程度与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高等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53%,52.7%的高校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23%;高校学科建设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8.69%的学校建立有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18.7%的学校建立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10%的学校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逐步展开,已有67.5%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比例达69%;8%的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多数教师“较为经常”地在备课与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
除了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外,教育电子政务也蓬勃发展。开通了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开展了网络视频会议、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学历认证等重大应用;以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
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比极低,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信息化应用技能较差,信息化应用效率较低,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少地方出现了信息化资源严重浪费,设备闲置、软件功能过剩等情况。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虽然取得了成效,但往往是在管理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没有在所有环节形成全覆盖,并且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很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纲要》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4.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有所改善,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培养了大批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并通过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部分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但“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教育技术支持队伍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数量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教师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培养亟待加强”。因此,《纲要》的第十七章(作为六个保障措施之一)专门论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采取“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里面当然包括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信息化标准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等问题,造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未能发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作用;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分散,重复和低水平建设问题突出;教育信息化标准和交换标准建设进展缓慢,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
针对管理体制问题,《纲要》第十五章专门论述了管理体制问题,并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针对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问题,《纲要》第十九章特别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要“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