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我国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的蓬勃兴起,以及青年参与的新情况与新特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大力引导、扶持、培育和发展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充分发挥它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政机构和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同时,从对当代青年政治和社会参与的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改善与优化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世界各国对社会组织的准入管理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自行设立模式,即可以自由成立社会组织,无须经过任何登记手续,依法自主运行和管理。如美、英等国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登记注册模式,即社会组织必须依法在特定的国家机关进行登记注册,方能合法地开展活动,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法。德国、日本和新加坡都是采取这种准入模式。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已经登记和未经登记的社会组织共生共存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但是,我国目前采取的仍然是一种双重准入管理制度。即按照目前规定,社会组织必须首先找到政府部门或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作为自己的业务主管单位,才能在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很多新建立的青年组织因为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申请登记,取得合法身份,成为所谓的“黑户”。准入门槛过高已经成为严重束缚我国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发展的政策瓶颈。2010年以来,在准入门槛问题上,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率先实行改革和突破。深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先后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允许工商经济、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而无须再找业务主管单位。这一政策性松绑,是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必然会有力促进我国社会组织良性有序地发展。应当大力推进这一改革的步伐,尽快推广到全国,从而使准入制度改革真正体现培育发展、简化登记、高效便民的精神。同时,还应当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我国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释放社会组织的生存空间,优化社会环境,让它们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社会资源而独立成长。各级团组织应当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为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对不同规模与类型的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进行分类指导,使之健康成长,有序发展,成为共青团组织的得力帮手和合作伙伴。
二、在发挥共青团的主导和服务作用基础上有效凝聚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
社会组织理论认为,社会组织一旦成立,生存就会成为它的第一需求。生存的关键又在于资源的获取。资源是一切社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获取和配置能力决定了社会组织之间的比较优势。对于数量众多的青年自组织来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突出问题,就是资源短缺。有不少青年自组织因为资金的严重不足,活动开展不起来,有些甚至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因此,他们亟须获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扶持。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和青年自组织相比具有天然的组织和资源优势,获取资源的渠道更为广泛和多样。因此,借助资源平台,共青团组织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和整合青年社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和多元化的服务,丰富扶持项目,优化扶持形式,细化扶持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依托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青年自组织与青年社团构建“组织友好型、工作互动性”的合作框架,凝聚更多的青年。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建团和在新兴青年组织中建团,奠定共青团在这些青年组织和社团中的基础性力量,进一步拓宽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方式和渠道,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开创青年工作社会化的新局面。
三、完善参与机制以提升青年的参与质量
目前,在青年参与中,存在着高参与率和低参与质量并存的怪圈。一方面,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青年的参与率往往较高;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青年表示参加活动只是“随大流”或不得不去,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保证参与的质量。因此,就我国青年参与的整体现状而言,其发展水平与理想状态仍有较大的差距。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有些青年过于关注当前和个人利益,存在着对政治漠视的心态;二是由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尚不十分完善,决策民主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青年对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信心不足,因此政治效能感较低。为此,应当从青年的关注点入手加以改进,提高青年的参与意识,不断扩大青年参与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是要有效推进青年对基层民主实践的参与,大力提升社会公共领域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同进,还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完善青年参与机制,健全听证和公示制度,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青年的建言献策和监督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
四、进一步拓展青年参与的社会空间
与过去相比,当前青年参与的方式和渠道正在走向多元化,但是在方式和渠道方面仍过于狭窄,现实生活中设置的一些渠道和方式,有的如同摆设,未能使之法律化和具体化,不利于调动和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往往差别很大,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城乡居民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之间青年参与的意识、领域和渠道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相对来说,贫困和落后地区青年参与的领域和范围仍比较狭窄,渠道和形式也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参与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青年参与的社会空间,不断丰富和完善青年参与的方式和载体,逐步扭转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青年参与的不平衡性,这是推动青年参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积极推动青年参与的能力建设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年的调查看,在青年的政治和社会参与过程中,有些人存在着情感多于理智、热情多于冷静的倾向,还有一些青年参与意识较弱,参与能力较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青年参与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提升青年平等、自主、有序参与的意识和热情,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他们的参与经验,锻炼他们的参政议政本领,大力推进青年参与能力建设,促进青年参与健康有序地发展。
注:摘自《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安国启、邓希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责任编辑: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
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21):青年组织与青年参与之青年组织与青年参与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
【摘 要】
上一篇: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20):青年组织与青年参与之青年参与的发展与特征
下一篇: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23):青年闲暇与消费之青年闲暇与消费中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