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农村青年与青年农民工研究专题(17)
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产生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复杂社会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传统文化的“惯性”
中国传统的封闭型、封建宗法性社会结构,使人们习惯于把农村妇女看作是点缀的符号,长期以来农村妇女也这样看待自己,面对连续千年的性别歧视,她们更多地表现为逆来顺受,聪明才智受到摧残和压抑。这种传统文化的“惯性”主要是依靠母亲和社会的示范,自发地渗透到她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左右农村女青年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如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常常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当财力有限时,教育支出总是向男性倾斜,女童往往成为“丢卒保车”的牺牲品。在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形成中,传统文化的“惯性”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惯性”造成了对女童教育投入的不足并形成代际传递,导致了一代又一代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
2.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精神脱贫的推动力量,使农村女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由于城乡之间不平等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滞后。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使农村女青年看不到留守农村能够发家致富的希望,她们对土地已没有很深的依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解决物质财富的匮乏,农村尚不具备享受基本精神文化生活的经济条件。物质的贫困埋下了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根子,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农村女青年生活在一片精神的沙漠中,易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被精神生活的困乏和生存状况的窘迫挤压得非常脆弱。
3.城乡二元制度的“刚性”
“三农”问题是中国一个古老而复杂的问题,体制障碍是农民致富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体系造成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女青年被边缘化,而农村女青年的尴尬处境正是来自于她们的边缘身份。消除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缺乏适宜的制度供给,除了“考大学”这条低机率、高代价的渠道之外,其它能够帮助农村女青年实现自身现代性的制度供给几乎为零。于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就出现了农村青年的精神落差,这是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根源。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一些升学无望的农村女青年经历着从学生、工人(一般是临时工)到农民的角色转变,她们梦想在城市扎根,告别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拥有与“城市人”一样的人格待遇和社会保障。因此,她们很快能够适应从学生到城市“工人”的角色转变,然而城乡二元制度的“刚性”迫使大多数农村女青年到了婚嫁年龄不得不返回农村,完成从“工人”到农民的角色转换。
4.农村女青年自身的“惰性”
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重负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农村女青年内心世界的解放仍然相对迟缓。农村女青年的城市生活体验,常使她们陷于对物质利益的过分早熟和狭隘的理解之中,将“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对于想挣大钱,又不愿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农村女青年来说,到城市从事“地下经济”是实现这些梦想的捷径。正如经济学家丹尼斯·古莱特所言:缺乏自尊和自由往往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存。缺乏自尊和经济上的限制容易产生安贫认命的宿命论意识而缺乏“进取精神”。市场经济下的“金钱至上”的价值理念主导社会生活,相对剥夺感使农村进城女青年游离于生存与失范之间,在利益驱动的经济社会中部分“惰性”强的农村女青年会逐渐失落,商品意识的这种错位移植使从事“地下经济”的农村女青年陷入不可自拔的精神泥潭。
注:节选自陈慧撰写的《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透视》,该文发表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供稿)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专题 > 农村青年与青年农民工研究专题 > 正文
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
【摘 要】
上一篇: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治理
下一篇:农村女青年精神贫困的现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