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的课外补习教育与正规学校以及整个教育体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依靠当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禁补令,是难以消除课外补习现象的。即便招生方式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一部分市场化运作的补习机构也会相应调整策略,满足新的补习需求。
在政府不断推行教育均衡化的同时,日益明显的社会分层也带来家庭教育行为的根本差异。最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努力方向是让子女具有和同龄人群相比的优势,这种竞争性的努力方向和政府均衡化的努力方向正好相反。因此,课外补习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看待。
1.补习教育具有弥补正规教育体系不足的功能
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形式,课外补习提供的“可能性”往往体现在与学校教育的对比之中。例如,学校多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其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是指向学生群体中的平均水平的,它可能忽视了学习困难和超常儿童的存在,这无疑也为补习教育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此外,补习教育中有许多是特长教育。于是,学生在校外学习艺术和体育等多方面的特长,就是很自然的选择。由此可见,课外培训机构与学校教育机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课外补习的盛行,的确可能会造成扩大社会阶层的差异。研究发现,有更多收入和更好教育背景,并且居住在城市中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要高于其他家庭社会,这样家庭的孩子在竞争中就容易获得好的教育机会。但是因此禁止课外补习,并试图完全消除教育中的社会阶层差异, 建立一个完全无差别的教育社会, 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值得认真思考的是,我们的制度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社会阶层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将教育机会分布的差异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美国大学普遍将社会服务作为挑选学生的重要标准,其目的就是将中产阶级及精英阶层对其子女的教育投入,转化为对社会服务的努力,转化为有助于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的教育行为选择。
2.在正规教育和补习教育体系之间划定清晰边界
在教育实践中,公众对中小学的课外补习的确存在客观要求,但应交给市场去满足,政府要做的就是监测和管制补习教育市场,引导民众教育需要。事实上,由于中小学在中间利用自身具有的招生和教育资源,举办课外补习,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才是当前引起群众最为不满的原因,也属于一种非正常的现象。因此,政府应严格规范中小学举办课外补习行为,使公办中小学完全与课外补习脱钩。
从经济学角度讲,必须依靠一个好的制度把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风险投资的逐利本性以及政府扩张的冲动都放在一定的范围内综合考虑,这是制度设计的目标。国家应综合考虑这些矛盾,为这个市场建立一个合理的“游戏规则”。可以包括三方面:第一,机构分类,各走其道,各负其责。将我国的教育机构分成两类,即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第二,专门为非盈利机构设置筹资的渠道。第三,管好公共教育机构。
此外,规范教师兼职行为。各国对公立学校兼职提供课外补习的态度不一,但是比较行之有效的还是对教师兼职行为进行限制,而非放任。比如,日本的课外补习班作为经营性企业,一般只雇用少量专职人员,大部分教师是公司聘用的兼职人员。日本社团法人全国补习班协会调查显示,补习班的非专职教师主体是大学生、研究生和主妇,在职教师所占比例最低,仅为4.3%。虽然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公务员在任命者认定其兼职不影响本职工作时,可以有偿或无偿地兼任其他教育职务或从事其他教育事业”,但实际上“任命者认定”这一前提正是最大的限制,恐怕很少有校长认为教师兼职不会影响本职工作。
再者,按照《地方公务员法》,日本教师要定期接受程序严密的职务考核,而定期轮岗制度使教师每五六年就要在县内学校流动一次,需要不断为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努力,这些举措对教师到校外兼职也起到了制约作用。可见,日本教师到补习班兼职并不普遍,繁忙的教学以及诸多事务性工作使日本教师很难有精力到校外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切断学校与补习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条,维护教育公平。
3.政府提供多样化服务,尽量在学校教育中满足课外教育的需求
给予公办学校财政补助,用于无偿提供课业辅导和相关技能兴趣培养,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家长为了托管孩子而增加补习。此方面,韩国通过公共教育资源整合“私教育”,特别时通过“课外学校”治理课外补习热,可以说是一种创举。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目前,韩国政府采取减轻家庭负担的主要策略是加大力度推广网络教学和校内的课外补习。这种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进行补充学习。包括针对外语和其他科目提高要求的辅导班、特长和兴趣教育,以及为满足托管需求的小学课后教师。这些形式的目的就是满足地区差异、父母要求等多种需求,让课外教育落后的地区或者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就能满足接受课外教育的需求,从而减少教育的差异化,通过结合优秀的校外教育力量,补充学校教育“一刀切”式的教学不足。
此外,小学生的课后照看功能是家长的客观要求。在禁止中小学办补习班的过程中,课后照看也随之被禁止了。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对家庭提供儿童照看服务,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舍内,组织家长或由社区进行照看服务,是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同时,开展对家庭服务和加强学生课后交往的有效替代方式。
4.对于处境不利的学生,由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除监督管理的责任外,另外一项重要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公平。尽管交由市场,毕竟课外补习需要以家庭经济基础作为前提,对于学业存在困难,具有补习需求,又没有能力支付费用的情况,政府应该提供帮助。通过向公办学校或向社会补习机构购买服务,为学生提供补习机会,目前英国和美国都开始了这种尝试。
注:原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2012年第2号)《少年儿童校外培训机构有效管理研究报告》。
弓立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编审
高靓:《中国教育报》编辑
责任编辑:弓立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校外补习研究系列(五):课外补习盛行的原因探寻
【摘 要】
相关热词搜索:原因
上一篇:校外补习研究系列(四):课外补习盛行的原因探寻
下一篇:我国城市儿童的财富状况与理财教育研究(1):我国城市儿童零花钱状况